反思战争 凝聚共识—— 中国二战题材纪录片中的影像记忆与价值追求
战争作为矛盾斗争表现的最高形式与最暴力手段,几乎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全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浩劫,成为全世界人民最为惨痛也最为深刻的记忆。“用事实来记忆历史,是对历史最高的尊重”,依托真实影像的纪录片是影像文本中最讲求真实性的一种,由于纪录片特有的记录方式和审美风格,通过纪录片所呈现的历史记忆也更为真实、生动和深刻。
一、二战题材纪录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集体记忆是历史在人们记忆中的存留,它往往指向当代人对历史和现实的重建,它的呈现和保存往往依赖各种文化媒介,如影视、画作、书籍等,这些文化媒介共同维系和塑造人们对于过去的记忆和感受。”符号是纪录片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元素。提到“南京大屠杀”、“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等词汇就会联想到二战,二战历史中的人、事件、地点作为一种独属于二战的符号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在纪录片中,这些符号通过各种交错对比,对人们的二战记忆起到重构和巩固的作用。
《亚太战争审判》海报
除了将历史记忆符号化,故事化叙事也是二战题材纪录片的主要叙事方式之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2020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推出了一部名为《亚太战争审判》的纪录片,该片展现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暴行以及战后国际社会以法理精神惩治战争罪行的历史,挖掘了许多之前鲜为人知的历史影像,其中,“日军父岛吃人事件”“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事件”“日本大久野岛毒气工厂”“地狱航船事件”等相关影音档案都是首次公布。在讲述“地狱航船事件”时,影片通过对两位亲历者的抢救式采访,将那段悲剧的历史以故事化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填补了中英两国人民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记忆空白,用影像的形式建构了当代人对二战的记忆。
《亚太战争审判》截图
二、视角转变:从民族到人类
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制造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罪行,其中以南京大屠杀最为世人所知,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也最为活跃。然而,南京大屠杀作为二战时期发生在中国战场的重要事件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为国际社会知悉,如何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关于一段特殊历史的“感情记忆”跨越国境,实现跨文化传播和人类共同记忆的建构是中国创作二战题材纪录片的一个挑战。近年来,在跨文化传播这一目标的推动下,中国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创作发生了由面向国内到面向国际的转变,在创作视角上,也经历着由民族向人类的转变。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海报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2015年推出的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是第一部以见证、亲历以及探寻南京大屠杀浩劫的外国人视角来表现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1937年12月,当南京城瞬间成为“人间地狱”,有大约30位西方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留了下来,其中有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约翰·马吉、明妮·魏特琳、乔治·费奇、罗伯特·威尔逊,丹麦人辛德贝格等等,他们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免遭屠戮,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片中以中日战争双方以外的第三方人士的现场记录为主,通过西方亲历者的经历,进一步揭示出,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不仅仅是中国人,而是包含中国人在内的世界各国人士,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中国人独有的记忆,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关于战争记忆的一部分。用第三方亲历者的视角完成了中国二战题材纪录片从民族记忆到人类记忆的跨越。
三、共同主旨:反思战争,倡导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造成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此导致的精神创伤和民族伤痛也久久难以抚平。还原战争过程以及反思战争成为二战题材纪录片创作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唤起历史记忆,凝聚社会共识,让人们看清战争的罪恶与残酷,倡导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巩固得来不易的人类发展成果。
《南京之殇》海报
呈现战争,构建记忆,凝聚和平发展的共识。在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纪录片《南京之殇》中,摄制组通过历史影像资料、亲历者口述、专家采访等方式真实再现了1937年化为人间地狱的南京城,将残酷狰狞的战争面貌清晰地展现给观众。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不断地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残酷,用纪录影像构建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共同记忆,从而达成和平发展的共识。纪录片对战争记忆的集体建构能够让当代的人们以史为鉴,警示后人谨防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死灰复燃。
《何有此生》宣传海报
反思战争,倡导包容,展现人性之美。二战的爆发从根源上来说是由德日霸权思想所导致的,其中还掺杂着德日双方的种族优越论和军国主义思想,以如今的眼光看来,这些思想显得极其狭隘偏颇,显而易见,丧失了理性和包容的民族会走上极端的侵略之路,最终也会让自己尝到恶果。二战题材的纪录片中对战争的反思也无处不在,比如新华社纪录片《何有此生》讲述了日本二战遗孤中岛幼八幼年被中国人搭救抚养,一生感恩中国的故事。影片通过中岛幼八这一战争遗孤的独特人生经历映照出在战争的深重苦难和民族磨难之下闪烁的人性光辉,一位看完影片的观众不由感慨:“不忘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要懂得和平的宝贵”。
画像是中岛和他养母的“合影”,挂着的是中岛的儿子在小学时写下的“永远的和平”。
“对于国家而言,集体记忆一方面翻新着过去,一方面延续着历史,这正是构建民族、国家认同所需要的”。中国创作的二战题材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幸存者、受害者、加害者、救助者,使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胜利的碎片化记忆演变成系统化记忆,并在多年的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完成了由单一的民族视角到更大范围的人类视角的转变。同时,二战题材纪录片通过对战争的再现,反思战争爆发的各种因素,在共同记忆的构建中达成和平共处的共识。
(本文系2021年7月7日“俄罗斯国际人文交流论坛”上何苏六教授的发言稿,内容有删减)
参考文献:
[1] 柯泽,程伟瀚.纪录片中的集体记忆呈现及其现实意义——以“二战”题材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02):238-245.
[2] 王晖.真相与记忆:历史叙述的影像出新——评《1937·南京真相》和《1937南京记忆》[J].中国电视,2015(10):57-61+1.
[3] 刘效礼.还原历史真相 凝聚人类共识——大型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观后[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03):100-101.
[4] 曹海滨.《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叙事的国际视角[J].视听界,2016(06):108-110.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车怡萌